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身体老是抽筋是什么原因

2024.12.05 17:58

身体老是抽筋可能是缺钙、寒冷刺激、过度疲劳、局部血管神经受压、疾病因素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缺钙:

钙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身体缺钙时,肌肉的兴奋性会增加,容易引发抽筋。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人、孕妇和青少年等人群。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下降,钙流失增多;孕妇由于胎儿生长发育需求,对钙的需求量大增;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骨骼生长迅速,若钙摄入不足,就容易导致缺钙性抽筋。

2.寒冷刺激:

在寒冷的环境中,身体会通过收缩肌肉来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如果肌肉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就容易引发抽筋。例如,在冬天游泳时,水温较低,腿部肌肉很容易抽筋;或者晚上睡觉时,腿部暴露在外,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也可能导致抽筋。

3.过度疲劳:

长时间的运动或体力劳动,会使肌肉在短时间内持续收缩,并产生代谢废物堆积,如乳酸等。这些代谢废物会刺激肌肉,使其兴奋性改变,从而导致抽筋。比如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后期,腿部肌肉过度疲劳,就经常会出现抽筋现象;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到了下班时小腿肌肉也可能抽筋。

4.局部血管神经受压:

当身体某个部位的血管或神经受到压迫时,会影响该部位肌肉的正常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例如,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如跷二郎腿,可能会压迫腿部血管和神经,导致腿部肌肉抽筋;睡觉时姿势不当,压迫到手臂,手臂肌肉也可能出现抽筋现象。

5.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身体老是抽筋。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压迫神经,引起下肢抽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代谢减缓,肌肉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抽筋;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会干扰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导致肌肉异常收缩而抽筋。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均衡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钙等营养物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后做好拉伸;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或保持不良姿势;如果抽筋频繁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