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5.01.02 14:38

脚后跟疼可能是由鞋子不合适、过度使用、跖筋膜炎、跟骨骨刺、足跟骨折这几种原因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1.鞋子不合适:鞋子过小、过硬或者鞋跟过高,会对脚后跟造成过度的挤压、摩擦或压力分布不均。长时间穿着这样的鞋子,容易引起脚后跟局部疼痛。病因主要是外部的不良刺激,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更换合适的鞋子,选择鞋底柔软、有良好足弓支撑、大小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或不合脚的鞋子。

2.过度使用:长时间站立、行走、跑步或者进行其他涉及脚部过度使用的活动,会使脚后跟承受过多的压力,导致局部肌肉、韧带疲劳,进而引发疼痛。这是由于过度的身体活动超出了脚后跟正常的承受范围。要减少此类活动量,适当休息,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脚部拉伸运动,如踮脚尖、脚趾抓地等动作来缓解疲劳。

3.跖筋膜炎:足底筋膜是从足跟延伸到脚趾的一层坚韧组织,长期的劳损、肥胖、年龄增长等因素可能导致足底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起脚后跟疼痛,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开始行走时疼痛明显。病因与长期的足底压力异常和身体机能变化有关。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疼痛,严重时可能需要就医进行物理治疗或使用药物治疗。

4.跟骨骨刺:跟骨骨刺是由于跟骨骨质增生形成的,多与年龄增长、长期负重、关节磨损等因素有关。骨刺会刺激周围的组织,如足底筋膜、肌肉等,引起脚后跟疼痛,疼痛在行走或按压时可能会加重。这是一种骨骼的退行性改变。症状较轻时可通过穿软底鞋、使用足跟垫来减轻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足跟骨折:通常由外伤引起,如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骨折会导致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损伤,需要及时就医,通过X线等检查确定骨折情况,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复位、固定等治疗,必要时还需要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劳累,选择合适的鞋子,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增强脚部肌肉力量,这样有助于预防脚后跟疼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