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自汗的原因是什么

2025.06.23 17:35

自汗的原因包括气虚不固、阴虚内热、湿热蕴结、阳气不足、情志失调。具体分析如下:

1.气虚不固:卫气虚弱无法固摄汗液,导致汗液外泄,多见于体弱或久病者。调理需补益脾气,如黄芪、白术等药物,配合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2.阴虚内热:阴液不足导致虚热内生,逼迫津液外泄为汗,常见于夜间盗汗。宜滋阴降火,选用生地、麦冬等,避免辛辣燥热食物。

3.湿热蕴结:湿热郁蒸于体内,迫使汗液排出,多伴有黏腻感与口苦。需清热化湿,如黄连、薏苡仁等,饮食宜清淡利湿。

4.阳气不足:阳虚不能温煦体表,腠理疏松而汗出,常伴畏寒。应温阳固表,可用桂枝、附子等,注意保暖并减少生冷饮食。

5.情志失调:长期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而汗出异常。需疏肝解郁,如柴胡、白芍等,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思虑。

自汗的调理需结合具体病因,注重整体平衡。日常应规律作息,避免过劳,饮食有节,适度锻炼以增强体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