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叫颈椎病

2025.07.29 15:21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变、损伤或其他因素导致的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及相关症状。此病症通常表现为颈部不适、头痛、肩部疼痛,甚至可能引发手臂麻木、无力等神经症状。颈椎病的发生与长期的不良姿势、年龄增长、外伤等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行为加剧了颈椎的负担,使得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颈椎病的类型主要包括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管狭窄等。颈椎间盘突出是指颈椎间盘的髓核向外突出,压迫周围神经,导致疼痛和麻木。骨质增生则是由于颈椎关节的退化,形成骨刺,进一步影响颈部的活动范围。颈椎管狭窄则是颈椎管内空间减小,可能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早期症状可能较轻微,常常被忽视,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脊髓损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牵引、针灸等,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颈椎病的发生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同一姿势,适时进行颈部的活动和放松,有助于减轻颈椎的负担。适度的锻炼,如游泳、瑜伽等,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提高颈椎的稳定性。注意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和硬度,确保睡眠时颈部的自然曲线得到支持。定期进行颈椎的检查,尤其是对于有颈椎病家族史或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人群,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均衡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都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颈椎病的发生风险,维护颈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