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脾胃不和症

2024.11.19 09:21

脾胃不和症是指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消化、吸收、运化等功能出现异常的一种中医病症。

脾胃在人体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胃主受纳,负责接收和初步消化食物;脾主运化,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并运输到全身。当脾胃不和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比如食欲方面,可能会有食欲不振或者食量减少的情况,也可能出现食欲亢进但消化不好。在消化功能上,常常会有胃脘胀满、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泄泻或便秘等症状。从身体整体状态看,患者可能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不好会影响气血的生成,进而影响身体的精气神。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饮食上要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像冰淇淋、油炸食品、辣椒等都要尽量控制。要注意食物的搭配,保证营养均衡。情绪对脾胃的影响也很大,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脾胃不和加重,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另外,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避免受寒,因为寒邪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加重脾胃不和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