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张力性气胸的原因及生理变化是什么

2025.03.11 11:56

张力性气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急症,主要由于胸膜腔内气体持续积累导致胸腔内压力急剧升高,进而压迫肺组织和纵隔结构,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其常见原因包括胸部外伤、肺大泡破裂、机械通气并发症等。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肺组织受压、纵隔移位、静脉回流受阻以及心输出量下降。

张力性气胸的发生机制与胸膜腔内的气体无法有效排出有关。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的负压有助于肺组织的扩张和呼吸功能的维持。当气体通过破损的胸壁或肺组织进入胸膜腔,并在吸气时不断积累时,胸腔内压力会迅速升高。这种高压状态使肺组织受到严重压迫,导致肺不张,进而影响气体交换。同时,纵隔结构向健侧移位,压迫对侧肺组织,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胸腔内高压还会压迫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阻碍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导致心输出量下降,严重时可引发休克。

在处理张力性气胸时,及时诊断和紧急干预至关重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颈静脉怒张以及气管偏移等。一旦怀疑张力性气胸,应立即进行胸腔穿刺减压或胸腔闭式引流,以迅速降低胸腔内压力,恢复肺功能和循环稳定。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或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张力性气胸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