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症状怎么治

2025.08.22 16:42

手足口病症状可通过保持充足休息、使用药物缓解发热疼痛、保持口腔清洁、饮食清淡易消化、隔离避免传染。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充足休息:手足口病初期常伴随乏力、低热等症状,此时需减少活动量,卧床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睡眠不足可能加重免疫系统负担,延长病程。建议每日保证10小时以上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恢复期间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但以不感到疲惫为限。

2.使用药物缓解发热疼痛: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腔溃疡疼痛明显时,可用喷雾或凝胶类局部麻醉药物减轻不适。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说明,避免与其他退热药混用。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抽搐,需立即就医。

3.保持口腔清洁:口腔疱疹破溃后易继发感染,需用温盐水或专用漱口液每日漱口3-4次。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口腔。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或过硬牙刷,防止溃疡面扩大。饭后及时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

4.饮食清淡易消化: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汤,避免酸辣、过热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少量多餐补充营养,适当增加维生素B与C的摄入。若因疼痛拒食,可尝试温凉的奶制品或果泥。脱水风险较高时需口服补液盐。

5.隔离避免传染:发病后应居家隔离至少2周,避免与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物、玩具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清洗。室内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痊愈后仍可能携带病毒,需继续观察1个月。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持续呕吐、肢体抖动等重症征兆。患者用品需单独存放并定期消毒,康复后仍建议接种疫苗增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