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抗凝治疗有什么注意事项

2024.10.12 11:00

房颤抗凝治疗需注意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监测INR值、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关注出血风险以及定期评估治疗必要性。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房颤抗凝治疗主要选用华法林、达比加群、沙库巴曲等药物。选择抗凝药物时,需根据患者的年龄、肾功能、出血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华法林需要定期监测INR值,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如达比加群、沙库巴曲等则无需监测INR,但价格相对较高。

2.监测INR值: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需定期监测INR值。INR目标值一般为2.0-3.0,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风险增加。在治疗初期,建议每周监测1-2次,待INR稳定后可延长监测间隔。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抗凝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抗凝效果或增加出血风险。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关注出血风险:抗凝治疗期间,患者需关注出血风险。如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凝药物剂量调整或联合使用止血药物。

5.定期评估治疗必要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治疗必要性。如患者发生血栓事件、出血事件或病情变化,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房颤抗凝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需密切配合,遵循医嘱,定期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血栓形成,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等,降低房颤相关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