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治疗支原体感染时是否会传染

2025.07.09 14:15

支原体感染在治疗期间仍具有传染性。病原体可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即使症状缓解或用药期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仍可能排出活体支原体。及时规范的抗生素治疗能缩短传染期,但完全消除传染风险需待病原体彻底清除。

支原体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场所易造成扩散。感染后潜伏期约1-3周,咳嗽、发热等症状出现前已具备传染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可有效抑制病原体复制,但治疗初期2-3天内传染性仍较强。儿童、免疫力低下者等易感人群需特别注意防护,患者佩戴口罩可降低传播概率。实验室检测显示,规范用药7-10天后病原体载量显著下降,但完全转阴前仍建议避免密切接触。

治疗期间应严格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过早停药可能导致耐药性产生并延长传染期。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日用品,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医务人员接触病例时应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疑似聚集性疫情需及时上报。孕妇感染可能引发并发症,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用药。恢复期复查咽拭子或血清学检测确认病原体清除,可更准确判断传染性终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