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因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

2024.12.02 14:19

因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主要是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在母婴血型不合的情况下,母亲体内会产生针对胎儿血型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从而引起黄疸。例如,母亲是O型血,胎儿是A型或B型血时,就较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还有母亲是Rh阴性血,胎儿是Rh阳性血时,也可能出现因血型不合引发的溶血性黄疸。这种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出现,并且进展较快,血清胆红素水平迅速升高。患儿除了皮肤、巩膜黄染外,还可能伴有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对于因血型不合引起黄疸的患儿,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要注意观察黄疸的变化,如果黄疸持续加重或者退而复现,一定要及时就医。在治疗期间,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必要时还可能需要换血治疗。同时,要保证患儿的营养供给,按需喂养,促进孩子排便,因为胆红素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这样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另外,要注意孩子的保暖,避免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黄疸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