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胰腺炎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2025.02.16 14:07

胰腺炎的引起主要与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感染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胆道疾病:胆道结石、胆道感染等可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原,从而引发胰腺炎。例如胆结石可能阻塞胆管和胰管的共同通道,胆汁逆流入胰管后,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可激活胰液中的胰酶,这些活化的胰酶开始自我消化胰腺组织,导致炎症发生。预防胆道疾病的发生,如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避免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过多,定期体检筛查胆道疾病等有助于减少因胆道问题引发的胰腺炎风险。

2.酗酒:酒精可刺激胰液分泌增加,同时还会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胰腺炎。长期酗酒者,酒精不断对胰腺产生刺激,使胰腺持续处于应激状态,胰腺细胞受损,炎症因子释放。减少酒精摄入是关键,避免酗酒,有饮酒习惯的人应适量饮酒或者戒酒。

3.暴饮暴食: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会促使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大量分泌,导致胰管内压力骤然升高,容易引起胰腺腺泡破裂,胰酶被激活后引发胰腺炎。比如一次性吃太多油腻的食物,胰腺需要超负荷工作来分泌消化酶,这就增加了胰腺炎的发病几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合理搭配饮食结构,控制每餐的食量。

4.高脂血症: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时,可在胰腺内被脂肪酶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对胰腺腺泡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损伤胰腺细胞,引发炎症。同时,高脂血症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胰腺的微循环,进一步加重胰腺损伤。积极控制血脂水平,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

5.感染: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可能累及胰腺,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这些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胰腺功能,引发炎症反应。病毒可能直接侵袭胰腺细胞,或者通过免疫反应间接损伤胰腺。预防感染性疾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好防护措施,如接种疫苗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饮酒等。如果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疑似胰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