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血丁是什么中药

2025.07.09 08:32

血丁是一种中药材,指代的是经过炮制加工后的紫草根。紫草根在中药学中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热毒盛、斑疹紫黑、疮疡湿疹等症。其名称中的丁可能源于古代对细小根茎类药材的统称,而血则与其活血凉血的药效相关。

紫草根作为血丁的原药材,主要含有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等活性成分。现代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在传统用法中,血丁常配伍其他清热凉血药,如生地、丹皮,用于温病血热发斑;或与黄连、黄柏同用,治疗湿热疮毒。外用时可制成油膏或浸泡液,缓解皮肤皲裂、烫伤。其炮制方法包括酒炙、醋炙等,以增强活血或收敛之效。

使用血丁需注意体质与证型相符。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引起腹泻;孕妇禁用,以免活血作用导致胎动不安。药材储存需防潮防霉,避免有效成分分解。临床用量通常为3-10克,超量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外用时需确保患处无溃烂感染,过敏体质者应先局部测试。血丁不宜与抗凝血药物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选购时以断面紫红色、质地松脆者为佳,伪品如红芪根须需仔细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