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黄芪补阳气还是阴气

2025.07.03 17:00

黄芪主要补阳气。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黄芪性味甘温,归脾、肺经,具有升阳举陷、益卫固表的作用,常用于气虚乏力、表虚自汗等阳气不足的证候。其补气作用侧重于温补脾肺之气,推动气血运行,而非滋养阴液。

黄芪的补气机制与滋阴药物有明显区别。中医理论中,阳气主温煦、推动,阴气主濡润、宁静。黄芪通过增强脾肺功能,改善食欲不振、气短懒言等气虚症状,同时能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现代研究也表明,黄芪多糖等成分可调节能量代谢,增强抗疲劳能力,这与中医补气升阳的理念相符。但需注意,黄芪不直接作用于阴血亏虚,如阴虚火旺者单独使用可能加重口干、潮热等症状。

使用黄芪需辨证施治。阳虚或气虚者适合服用,但阴虚体质、实热证或湿热内蕴者应慎用,避免助热伤阴。配伍生地黄、麦冬等滋阴药物可调和药性。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腹胀、燥热,建议每日用量不超过30克。孕妇及高血压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黄芪宜文火久煎以充分发挥药效,避免与萝卜同食以免减弱补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