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急性坏死性脑病是怎么导致的

2025.09.28 17:07

急性坏死性脑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引发脑部广泛炎症和坏死。

急性坏死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病例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或肠道病毒等。这些病毒可能通过直接侵袭脑组织或触发过度免疫反应,导致脑内小血管损伤、细胞因子风暴和广泛水肿。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部分患者存在代谢异常或免疫调节缺陷,使得脑组织对损伤更为敏感。病理表现为丘脑、脑干等区域对称性坏死,伴随出血和水肿,病情进展迅速,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

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若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如MRI和脑脊液分析。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包括控制颅内压、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治疗。部分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或低温疗法。预防方面,接种流感疫苗、避免感染源可降低风险。由于病情凶险,家属需密切配合医疗团队,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长期康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