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健脾胃的中药都有哪些

2025.02.08 07:31

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都有健脾胃的功效。具体分析如下:

1.人参: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脾、心经。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等功效。其补脾之力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脾胃虚弱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对于久病体虚、脾胃运化无力者,人参能起到很好的补益作用,通过补气来推动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

2.白术: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白术善于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在健脾胃方面,白术可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泄泻等症状。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使水湿得以正常代谢,对于脾虚湿盛的情况尤为适用,既补脾胃之气,又能祛除脾胃中的湿气,从而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3.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其健脾之功主要体现在对脾胃运化水湿功能的调节上。对于脾胃虚弱、水湿内停导致的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大便溏泄等症状,茯苓可通过利水渗湿来减轻脾胃的负担,同时起到健脾的作用,使脾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4.山药: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在健脾胃方面,山药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良药。既能补脾气,又能养脾阴,对于脾胃虚弱、体倦食少、泄泻等多种症状都有改善作用。山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性质平和,适合长期食用以调养脾胃。

5.陈皮: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其理气健脾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脾胃气滞所引起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状。陈皮能行脾胃之气,使脾胃的气机通畅,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并且其燥湿之功也有助于改善脾胃湿邪阻滞的情况。

使用这些中药健脾胃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的不同,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配伍和使用剂量。同时,饮食上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