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阳明里热用什么中药

2025.08.28 15:54

阳明里热可选用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中药,如石膏、知母、栀子等。这类药物能清解阳明经热邪,缓解高热、烦渴、汗出等症状,适用于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中的阳明热证。

阳明里热多因外邪入里化热或体内积热所致,表现为身热、大汗、口渴喜冷饮、面赤心烦、脉洪大等。石膏为清泻阳明气分热的要药,常与知母配伍增强清热生津之效;栀子善清三焦之火,兼能除烦;若热结便秘,可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津伤较重者可加天花粉、芦根。竹叶、淡竹叶等轻清之品适合热势未炽的早期阶段。传统方剂如白虎汤、栀子豉汤等,均针对阳明里热的不同证型而设。

使用清热药需辨明热邪所在层次。气分热宜辛寒清气,营血分热需配合凉血药。脾胃虚寒者慎用苦寒药物,防止损伤阳气。石膏宜打碎先煎,知母性润而滑肠,脾虚便溏者应减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避免助热生火。若高热持续不退或出现神昏谵语,提示热入心包,需及时就医。孕妇使用清热药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配伍,防止苦寒伤胎。中药治疗阳明里热需结合具体症状灵活化裁,不可盲目套用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