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怎么预防产后出血

2025.04.10 08:07

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加强孕期保健、合理控制分娩过程、及时处理胎盘滞留、有效使用宫缩药物以及密切监测产后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孕期保健: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等可能增加产后出血风险的疾病。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增强体质,预防贫血。孕期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子宫收缩力,减少产后出血的可能性。

2.合理控制分娩过程: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子宫收缩情况,避免产程过长或过短。合理使用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分娩时注意保护会阴,避免产道损伤,减少出血风险。

3.及时处理胎盘滞留: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分娩后,医护人员应仔细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如有残留,应及时进行清宫术,避免因胎盘残留导致的子宫收缩不良和出血。

4.有效使用宫缩药物:产后立即使用宫缩药物,如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对于有出血倾向的产妇,可预防性使用宫缩药物,增强子宫收缩力,预防产后出血。

5.密切监测产后情况:产后24小时内,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的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和生命体征。如发现出血量异常或子宫收缩不良,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药物等,防止出血加重。

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预防措施的实施需要医护人员和产妇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孕期管理、合理的分娩处理和严密的产后监测,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