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硬化怎样检查出来

2025.08.24 20:21

肝硬化可通过血液检查肝功能指标异常、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形态改变、肝弹性检测评估纤维化程度、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活检确认组织学病理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检查肝功能指标异常:血液检测是肝硬化筛查的常用手段,主要观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是否升高,白蛋白是否降低。这些异常反映肝脏合成与代谢功能受损,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因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液指标可能无明显变化。

2.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形态改变:超声、CT或磁共振能直观观察肝脏大小、表面是否凹凸不平、是否存在结节。影像学特征如肝脏萎缩、脾脏肿大、门静脉增宽等可辅助诊断,尤其对中晚期肝硬化具有较高检出率。

3.肝弹性检测评估纤维化程度:通过无创技术测量肝脏硬度值,数值越高提示纤维化越严重。该方法操作简便且可重复,适用于病情监测,但受肥胖、炎症活动等因素影响时需谨慎解读结果。

4.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镜能直接观察食管及胃底静脉是否曲张,判断门静脉高压程度。该检查对预防消化道出血至关重要,但属于侵入性操作,需评估患者耐受性。

5.肝活检确认组织学病理变化:穿刺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纤维化分期及是否存在假小叶形成。但因有创性且存在出血风险,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采用。

肝硬化检查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方法,避免单一依赖某项结果。部分检查存在局限性或风险,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患者若有黄疸、腹水等症状应尽早就诊,检查前后需配合医嘱禁食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