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为什么肝炎会有黄疸

2025.09.23 10:48

肝炎出现黄疸的主要原因是肝细胞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的产物,正常情况下由肝脏处理并排泄。当肝细胞炎症破坏其功能时,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积累在血液中并沉积于皮肤、黏膜等组织,表现为黄疸。

肝炎引发黄疸的机制涉及多个环节。肝细胞炎症会导致肝细胞肿胀、坏死,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未结合的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同时受损的肝细胞可能使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炎症可能造成肝内胆管受压或阻塞,进一步阻碍胆红素排出。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炎等均可通过上述途径导致黄疸。除黄疸外,患者可能伴有尿色加深、陶土样便等症状,这与胆红素排泄途径改变有关。

肝炎患者出现黄疸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忽视症状,以免延误病情。日常需注意休息,避免饮酒或使用肝毒性药物。饮食宜清淡,保证营养均衡,减轻肝脏负担。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尤其是胆红素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对于病毒性肝炎,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炎患者需严格戒酒。黄疸程度与肝炎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