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2025.03.07 20:05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疏肝理气、健脾化湿、补肾固本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调理气血:中医认为高血压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常用穴位包括太冲、合谷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缓解高血压症状。

2.平衡阴阳: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阴阳失衡,中医通过药物和食疗来调整阴阳。例如,使用滋阴降火的药物如天麻、钩藤,或食用具有平衡阴阳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以达到降压效果。

3.疏肝理气:情绪波动大、肝气郁结是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中医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如使用柴胡、郁金等药物,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运动来舒缓情绪,减轻肝气郁结,从而降低血压。

4.健脾化湿:中医认为脾虚湿盛也会导致高血压,通过健脾化湿的方法,如使用茯苓、白术等药物,或食用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来改善脾虚湿盛的状况,进而控制血压。

5.补肾固本:肾虚是高血压的另一个重要病因,中医通过补肾固本的方法,如使用熟地、山茱萸等药物,或食用补肾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来增强肾功能,稳定血压。

中医治疗高血压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多种方法综合施治,旨在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达到长期稳定的降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