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缺血应要做哪些检查

2025.08.11 14:19

脑缺血需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脑血管造影、心电图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头部影像学检查:脑缺血诊断首选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可明确缺血部位及范围。CT能快速排除出血性病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缺血敏感。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区分新旧病灶,评估脑组织损伤程度,为治疗选择提供依据。部分患者需灌注成像评估血流情况,指导后续干预措施。

2.脑血管造影:通过注入造影剂显示脑血管形态,直接观察血管狭窄或闭塞位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精度高,可发现动脉瘤、血管畸形等潜在病变。该检查对介入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但属有创操作,需评估风险收益比。

3.心电图检查:脑缺血常与心脏疾病相关,心电图能捕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原因,动态心电图可提高阵发性房颤检出率。心电图检查简便快捷,对病因鉴别至关重要。

4.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可发现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特殊指标有助于评估血管炎症状态。血液检查为制定二级预防方案提供依据。

5.心脏超声检查:经胸或食道超声能检测心脏结构异常,如卵圆孔未闭、附壁血栓等。心功能评估可明确射血分数,判断是否存在心源性栓塞风险。超声检查无辐射,适合重复随访。

检查前需空腹的项目应提前告知,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有创检查需签署知情同意书,评估过敏史及肾功能。部分影像学检查对体内金属植入物有限制,需提前确认。急性期优先选择快速简便的检查方法,稳定后完善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