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气不摄血可以吃什么药

2025.08.29 16:42

气不摄血可选用补气摄血类中药调理,如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剂,或单味药如黄芪、人参、白术等。这类药物通过补益脾气、固摄血液,改善因气虚导致的出血症状,如月经量多、皮下出血、便血等。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选择合适方药,避免自行滥用。

气不摄血多因脾胃虚弱或久病耗气,导致统血功能失常。中医治疗以补气摄血为原则,常用方剂如归脾汤含黄芪、党参、白术、龙眼肉等,适合心脾两虚兼出血者;补中益气汤则侧重升阳举陷,改善气虚下陷引起的崩漏或内脏下垂伴出血。单味药中,黄芪补气升提,仙鹤草收敛止血,三七化瘀止血,可根据证型配伍。若出血急症,需结合西医止血措施,中药起效较慢,适合慢性调理。

使用补气摄血药物需注意辨证准确。实证出血如血热妄行忌用温补药,以免加重出血。服药期间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脾胃运化。长期出血或贫血者需监测血红蛋白,必要时联合铁剂治疗。孕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参芪类升提药。中药调理需坚持1-3个月,期间定期复诊调整药方。若出血不止或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