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压增高需要做哪些检查

2025.08.11 14:18

颅内压增高需要做头部CT、腰椎穿刺测压、磁共振成像、眼底检查、脑电图。具体分析如下:

1.头部CT:通过断层扫描观察脑组织形态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或脑室扩张。快速获取影像结果,评估脑实质密度差异,明确出血、水肿或肿瘤位置。对颅骨结构显示清晰,辅助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2.腰椎穿刺测压:直接测量脑脊液压力数值,是确诊颅内压增高的金标准。操作时需谨慎避免脑疝风险,同步分析脑脊液成分排除感染或出血。结果受体位和呼吸影响,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3.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射频波生成高分辨率图像,清晰显示脑干和小脑病变。对软组织对比度优于CT,可发现早期缺血或脱髓鞘改变。多序列扫描帮助鉴别肿瘤性质,但检查时间较长。

4.眼底检查:通过检眼镜观察视乳头水肿程度,间接反映颅内压状态。非侵入性操作便于重复监测,典型表现为视盘边界模糊和静脉充血。需注意与视神经炎等眼部疾病鉴别。

5.脑电图:记录脑电活动波形,评估颅内压增高是否引发异常放电。对癫痫样发作或意识障碍有诊断价值,但特异性较低。动态监测可发现慢波增多等非特异性改变。

检查前需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避免诱发脑疝。腰椎穿刺禁忌症需严格掌握,影像学检查优先选择无创方式。动态监测数据变化比单次结果更有意义,结合临床症状选择针对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