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椎体楔形变是什么意思

2024.10.13 00:46

椎体楔形变是指椎体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前缘被压缩变扁,而后部相对正常,使椎体呈现前窄后宽的楔形改变。

当椎体发生楔形变时,通常提示存在椎体的病变。这可能是由于外伤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比如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外力集中作用于椎体而引起。也可能是一些病理性因素所致,如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使得椎体骨强度下降,轻微外力甚至日常活动都可能导致椎体楔形变;还有椎体的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侵犯椎体,破坏椎体结构,也可造成楔形变。长期的姿势不良等也可能逐渐引起椎体形态的改变。

椎体楔形变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导致脊柱侧弯等畸形,甚至可能压迫神经,引起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神经症状。对于椎体楔形变,需要仔细评估其原因和严重程度。如果是外伤性的,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对于骨质疏松等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除了针对椎体病变进行处理外,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外伤,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以改善骨密度,降低发生椎体楔形变的风险。同时,对于存在椎体楔形变的患者,要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和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处理。椎体楔形变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脊柱病变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