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动脉硬化怎么确诊

2025.09.11 19:33

脑动脉硬化可通过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血液检查评估血脂和血糖水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速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形态、颈动脉超声检查斑块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脑动脉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通过CT或MRI检查可发现脑部缺血性改变或微小梗死灶,结合症状可初步判断。若出现脑卒中症状,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动脉硬化程度。影像学检查能直观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血液检查评估血脂和血糖水平:血脂异常是脑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液检查可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血糖升高可能加速动脉硬化进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助于评估糖尿病风险。血液检查还能发现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间接反映血管炎症状态。

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速度:该检查通过超声波探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狭窄或痉挛情况。血流速度异常增高可能提示血管狭窄,速度减低可能反映供血不足。检查无创且可重复,适合长期随访。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能更准确评估脑动脉硬化程度。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形态:该技术通过注射造影剂清晰显示脑血管形态,是诊断脑动脉硬化的金标准。能准确发现血管狭窄、扩张或扭曲,评估斑块位置和大小。检查有一定创伤性,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采用。结果直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如是否需要支架或手术干预。

5.颈动脉超声检查斑块情况:颈动脉是脑动脉硬化的常见部位,超声可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性质。软斑块易脱落导致脑栓塞,硬斑块可能引起血管狭窄。检查简单快捷,适合筛查高危人群。定期复查可观察斑块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脑动脉硬化确诊需综合多种检查方法,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干预,延缓病情进展。检查前需遵医嘱准备,如空腹要求或停用特定药物。诊断过程中需结合个体差异,避免过度依赖某一指标。治疗方案应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制定,定期随访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