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幼儿容易骨折怎么办

2025.09.15 22:25

幼儿骨骼韧性较强但硬度不足,容易发生骨折。应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发育、选择适度运动增强肌肉保护、避免高处跌落等高风险活动、穿戴护具减少外力冲击、定期检查骨密度及时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发育:幼儿期是骨骼生长的关键阶段,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D能有效提升骨密度。日常饮食中应增加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适当晒太阳帮助合成维生素D。若饮食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剂,但需避免过量。

2.选择适度运动增强肌肉保护:肌肉力量对骨骼有支撑作用,适度运动如爬行、慢跑、游泳等能刺激骨骼生长并强化肌肉。避免过度剧烈运动或单一动作重复,以免造成疲劳性损伤。运动前后需做好热身和放松,减少意外拉伤风险。

3.避免高处跌落等高风险活动:幼儿平衡能力较差,需远离窗台、楼梯、滑梯等高处,家具边角加装防撞条。玩耍时应有成人看护,避免攀爬或跳跃时失控。乘坐婴儿车或自行车时务必系好安全带,防止滑落。

4.穿戴护具减少外力冲击:进行轮滑、滑板等运动时,应佩戴头盔、护膝、护腕等防护装备。护具需贴合身体且材质透气,过松或过紧均会影响防护效果。日常外出也可选择轻便的软质护具,减轻意外碰撞的伤害。

5.定期检查骨密度及时干预:若幼儿频繁骨折或愈合缓慢,需就医检测骨密度。医生会根据结果评估骨骼健康状况,必要时通过药物或物理疗法改善骨质。检查频率和方式需遵医嘱,不可自行判断或延误治疗。

幼儿骨折问题需综合预防,日常行为习惯与科学护理同样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活动安全,发现问题及时就医,避免盲目处理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