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椎动脉型颈椎病如何医治

2025.07.23 08:37

椎动脉型颈椎病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颈椎牵引减轻压迫、中医针灸调和气血、手术治疗解除严重压迫。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促进椎动脉供血,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头晕、头痛明显时可短期应用扩血管药物,但需避免长期依赖。部分患者需辅以肌肉松弛剂缓解颈部痉挛,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2.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超短波或超声波治疗可扩张椎动脉周围血管,红外线照射能缓解肌肉紧张。低频脉冲电刺激适用于慢性期患者,需坚持10-15次疗程。热敷与冷敷交替使用可调节局部微循环,但急性期禁用热疗。

3.颈椎牵引减轻压迫:采用间歇性牵引模式,重量从3-5公斤逐步调整,每次15-20分钟。牵引角度需根据受压节段个性化设定,避免过度仰头加重缺血。脊髓型颈椎病或严重骨质疏松者禁用。

4.中医针灸调和气血:选取风池、天柱等穴位疏通经络,配合艾灸温养阳气。电针刺激可增强针感传导,隔日治疗1次。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椎动脉。气血两虚者需结合中药调理。

5.手术治疗解除严重压迫: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椎动脉狭窄超过70%的病例。前路手术可切除压迫骨赘,后路手术扩大椎间孔。术后需佩戴颈托固定4-6周,逐步进行康复训练。

日常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突然转头动作。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加强颈部肌肉锻炼需在无症状期进行。定期复查椎动脉血流情况,出现眩晕加重需立即就医。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防止血管痉挛诱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