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髓炎怎样鉴别

2025.08.11 14:18

脊髓炎的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电生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脊髓炎典型症状包括急性或亚急性发展的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及排尿困难。不同节段受累表现各异,颈髓病变可能导致四肢瘫痪,胸髓病变常见双下肢瘫痪伴感觉平面,腰骶髓病变以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部分患者伴随神经根痛或束带感,症状多呈对称性,需与脊髓压迫症、多发性硬化等区分。

2.影像学特征:磁共振是首选检查,可见脊髓增粗、T2加权像高信号,病变多累及多个节段且边界不清。急性期可有强化,慢性期可能出现萎缩。需注意与脊髓肿瘤、血管畸形鉴别,后者常表现为局灶性占位或流空信号。影像动态随访有助于观察病情演变。

3.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显示脑脊液压力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通常正常。部分病例可出现寡克隆区带阳性,但缺乏特异性。需与感染性脊髓炎鉴别,后者脑脊液病原学检测可能阳性。

4.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可评估周围神经及肌肉功能,脊髓炎患者可能表现为运动或感觉传导异常,但无周围神经损害特征。体感诱发电位可见潜伏期延长,与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有重叠,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排除其他疾病:需系统筛查感染、代谢、中毒、血管性病变等。如梅毒血清学试验、维生素B12水平检测、脊髓血管造影等,避免误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需检测特异性抗体以明确。

诊断过程中需结合病史和体征动态评估,避免依赖单一检查。急性期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为主,后期注重功能康复。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