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天花是一种怎样的传染病

2025.09.25 16:46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历史上,天花曾造成大规模流行,导致数亿人死亡。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体液或污染物间接传播。感染后会出现高热、皮疹等典型症状,痊愈后可能遗留永久性疤痕。得益于全球疫苗接种运动,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宣布天花被彻底消灭,成为首个被人类根除的传染病。

天花病毒分为大天花和小天花两种类型,前者致死率高达30%,后者约为1%。潜伏期通常为7-17天,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头痛等类似流感症状。2-3天后出现特征性皮疹,从面部开始蔓延至全身,逐渐发展为充满液体的疱疹,最后结痂脱落。患者在出疹期间传染性最强,需严格隔离。并发症包括肺炎、脑炎等,严重者可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康复后获得终身免疫力,但可能伴随失明、关节畸形等后遗症。

预防天花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虽然天花已灭绝,但实验室仍保留病毒样本,存在生物恐怖主义风险。接触疑似病例需立即报告卫生部门,专业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未接种者应避免前往流行区,免疫缺陷者接种疫苗需谨慎。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与他人接触。目前不推荐常规接种,但高危人群如实验室工作人员仍需免疫保护。任何疑似天花病例均需按国际卫生条例处理,防止病毒再次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