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功能异常吃什么药

2024.12.29 20:36

肝功能异常可吃保肝药、降酶药、退黄药、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等。具体分析如下:

1.保肝药:保肝药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例如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以补充肝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稳定肝细胞膜结构,从而改善肝功能。还有水飞蓟宾,具有抗氧化特性,可保护肝脏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有助于维持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都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

2.降酶药:降酶药主要用于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升高的酶类指标。联苯双酯是常用的降酶药,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从而促使转氨酶降低。双环醇也有良好的降酶效果,其作用机制与联苯双酯类似,通过调节肝脏的代谢过程,减少肝细胞的损伤,进而降低转氨酶水平。

3.退黄药:当肝功能异常出现黄疸症状时,退黄药可发挥作用。茵栀黄制剂是常见的退黄药物,含有茵陈、栀子、黄芩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熊去氧胆酸也可用于退黄,能增加胆汁酸的分泌,改变胆汁酸的组成,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减轻胆汁淤积,从而改善黄疸症状。

4.抗病毒药:如果肝功能异常是由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等引起的,抗病毒药是关键的治疗药物。对于乙肝患者,恩替卡韦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病毒对肝脏的持续损害,改善肝功能。替诺福韦酯也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可有效控制乙肝病毒载量,长期使用有助于稳定肝功能。对于丙肝患者,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等,能特异性地抑制丙肝病毒的蛋白酶或聚合酶等关键靶点,实现高效的抗病毒治疗,使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

5.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导致的肝功能异常有一定作用。例如,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中,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轻肝脏的炎症和损伤。硫唑嘌呤也可作为免疫调节剂使用,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在减少激素用量的同时,维持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肝功能的改善。

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肝功能异常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同病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治疗方案差异很大,自行用药可能会延误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等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