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025.04.16 11:04

产妇应注意保持充足休息、均衡营养饮食、适度活动促进恢复、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关注情绪变化避免抑郁。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充足休息:产后身体处于虚弱状态,需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避免过度劳累。卧床时采用侧卧位有助于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减少腰背压力。夜间哺乳可调整为躺喂姿势,降低体力消耗。白天可安排短时间午休,但不宜长时间卧床不动,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2.均衡营养饮食:产后饮食需包含高蛋白、高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促进伤口愈合和气血恢复。多摄入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但避免生冷辛辣刺激肠胃。哺乳期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mL以上,保证乳汁分泌。少食多餐有助于消化吸收,避免一次性进食过量。

3.适度活动促进恢复:自然分娩后6-12小时可尝试床边活动,剖宫产24小时后根据情况逐步下床。初期以缓慢行走为主,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逐渐增加时长。产后康复操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或子宫脱垂。

4.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恶露期间勤换卫生巾,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伤口未愈合前避免盆浴,选择淋浴并擦干皮肤皱褶处。内衣裤需每日更换并阳光暴晒消毒,室内保持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

5.关注情绪变化避免抑郁:产后激素水平骤降易引发情绪波动,需与家人多沟通倾诉。出现持续焦虑、失眠或厌食症状应及时寻求心理干预。可通过听音乐、简单手工等转移注意力,避免独自承受压力。家人应主动分担育儿事务,减少产妇精神负担。

产后恢复是系统性过程,需结合个体差异调整护理方案。定期复查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出现发热、异常出血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就医。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影响新生儿健康。传统月子习俗应科学筛选,确保措施符合现代医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