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6个月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2025.09.08 17:10

6个月宝宝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调整辅食添加含铁食物、补充铁剂治疗、改善喂养方式、定期监测血红蛋白、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饮食。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辅食添加含铁食物:6个月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时优先选择强化铁米粉,逐步引入红肉泥、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植物性食物如菠菜含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需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辅食添加需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避免过早引入蛋黄等易致敏且铁吸收率低的食物。

2.补充铁剂治疗:确诊缺铁性贫血后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铁剂,常用硫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铁剂宜在两餐间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同时搭配维生素C增强吸收。治疗期间需坚持足疗程,即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仍需继续补铁4-6周以补充储存铁。服用铁剂后可能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

3.改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者母亲需保证自身膳食铁摄入充足,必要时母亲可补充铁剂。混合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可选择铁强化配方奶。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乳类喂养,及时引入多样化辅食。喂养间隔合理,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饮食如浓茶、高纤维食物与铁剂同服。

4.定期监测血红蛋白:补铁治疗2-4周后需复查血红蛋白评估疗效,若未明显上升需排查其他病因。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直至稳定。监测同时观察面色、食欲、活动量等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恢复情况。长期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持续随访。

5.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饮食:补铁期间减少摄入植酸含量高的谷物、豆类,钙剂与铁剂间隔2小时服用。牛奶中的钙和酪蛋白会抑制铁吸收,避免与铁剂同服。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汁、猕猴桃,可将非血红素铁吸收率提高2-3倍。

补铁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便秘等副作用,需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剂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风险群体应从出生后预防性补铁。贫血严重者需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必要时结合输血治疗。长期贫血未纠正可能影响认知发育,需重视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