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先天性耳聋的人能不能说话

2025.07.11 13:56

先天性耳聋的人能否说话取决于听力损失程度和语言训练情况。部分患者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可以发展出口语能力,而重度耳聋者通常需要借助手语等替代沟通方式。听力损失发生的时间节点尤为关键,若在语言发育关键期前获得有效干预,口语习得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

听力系统与语言中枢的神经可塑性在婴幼儿期最强,这是先天性耳聋患者语言康复的科学基础。现代医学通过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等技术手段,结合系统的言语康复训练,能使部分患儿建立接近正常的听觉言语通路。研究数据显示,6岁前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中,约70%可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但需注意,个体差异极大,听力损失程度、认知功能、训练强度及家庭支持等因素均会影响最终效果。对于无法通过听觉途径学习语言者,手语成为重要的自然语言载体,其语法结构和表达复杂度与口语无异。

评估先天性耳聋者的语言能力需避免片面认知。不可将不会说话等同于智力障碍,也不应低估手语使用者的语言水平。早期筛查和诊断至关重要,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使干预时间大幅提前。选择康复方式时需综合考量医学评估结果、家庭条件和专业机构建议,盲目追求口语训练可能造成心理压力。同时要关注多学科协作,耳科医生、言语治疗师与特教老师的配合能优化康复效果。社会包容度也直接影响患者的语言发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同样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