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患有慢性单纯性鼻炎如何治疗

2025.07.09 08:52

慢性单纯性鼻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物理治疗、改善生活习惯、中医调理等方法缓解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常用药物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黏膜炎症和肿胀,长期使用安全性较高。减充血剂可快速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超过一周,避免反跳性充血。抗组胺药适用于过敏因素导致的鼻痒、喷嚏,需按医嘱规律服用。部分患者可结合口服中成药调节体质,但需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清洁鼻腔,能清除分泌物、过敏原和炎性物质,减轻黏膜刺激。冲洗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每日1-2次,长期坚持可改善鼻黏膜功能。鼻腔冲洗尤其适合儿童或对药物不耐受者,但严重鼻塞时需谨慎操作。

3.物理治疗: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可促进鼻腔血液循环,缓解黏膜充血和水肿。部分医院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缩小肥大的鼻甲,改善通气。物理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方案。治疗后需避免受凉或接触刺激性气体,防止症状反复。

4.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定期通风减少尘螨积聚。避免吸烟、饮酒及辛辣饮食,减少黏膜刺激。冬季注意保暖,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鼻炎发作频率。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鼻炎与肺脾虚弱有关,可采用针灸、艾灸或中药调理。针灸选取迎香、印堂等穴位疏通鼻窍,艾灸温补阳气以改善虚寒体质。中药方剂如辛夷清肺饮需辨证使用,避免盲目进补。部分患者结合耳穴压豆疗法辅助缓解症状。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黏膜恢复情况。出现鼻出血、头痛或嗅觉减退应及时就医。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防止黏膜损伤。合并鼻息肉或鼻窦炎者需进一步检查,制定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