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夜惊分白天吗

2025.08.05 15:13

夜惊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睡眠障碍,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但也可能影响成年人。夜惊的特点是患者在夜间突然惊醒,伴随有恐惧、尖叫或不安的表现。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尤其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期间。夜惊的发生与白天的活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更多的是与睡眠周期和个体的生理状态有关。

在夜惊发生时,患者通常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和不安,可能会坐起身来,四处张望,甚至出现肢体的激烈动作。尽管此时意识并不清醒,但心率和呼吸频率会显著增加。夜惊的持续时间通常较短,几分钟后患者会再次入睡,醒来后对刚才的经历毫无记忆。夜惊的诱因可能包括压力、疲劳、发热或睡眠环境的变化等。对于儿童而言,夜惊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儿童会逐渐克服这一现象。成年人虽然较少出现夜惊,但在极端的压力或睡眠剥夺情况下,也可能经历类似的情况。

在应对夜惊时,首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睡眠的安静和舒适。避免在临睡前进行剧烈的活动或摄入刺激性饮料,如咖啡和浓茶。对于儿童,家长应给予理解和支持,避免在夜惊发生时进行过度的干预,以免加重恐惧感。若夜惊频繁出现或伴随其他睡眠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必要的治疗。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减少夜惊的发生。对于成年人,适当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也能有效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夜惊虽然在生理上与白天的活动无直接关系,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适,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频率,提升整体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