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出血要注意什么

2025.09.11 19:33

脑出血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血压波动、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康复期遵医嘱进行功能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避免延误:脑出血属于急症,发病后黄金救治时间至关重要。出血可能导致脑组织受压或缺氧,迅速就医能通过影像检查明确出血位置与程度,及时采取止血或降颅压措施。拖延治疗可能引发脑疝或永久性神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2.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血压波动:情绪激动或紧张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骤升,加重脑血管破裂风险。患者需避免争吵、焦虑等情绪刺激,家属应营造安静环境,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药物辅助稳定情绪。

3.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头部抬高15—30度以减轻颅内压。翻身或移动时动作轻柔,防止头部震动。过早活动可能引发再出血,尤其避免用力排便、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4.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高血压是脑出血首要诱因,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同时管理高血脂、糖尿病等并发症,减少血管硬化风险。

5.康复期遵医嘱进行功能训练:出血稳定后需逐步开展肢体按摩、语言或吞咽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康复方案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制定,过度训练可能加重脑损伤,需严格遵循阶段性计划。

突发脑出血时切勿自行用药或搬运患者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病时间。恢复期饮食宜低盐低脂,补充膳食纤维防便秘。定期复查颅脑影像,观察血肿吸收情况。家属需学习急救知识,备好紧急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