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炎都分为哪几种情况

2025.02.03 11:38

胃炎可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感染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胃炎:急性胃炎通常起病较急,多由应激、药物、酒精、创伤和物理因素等引起。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呕血、黑便等。例如大量饮酒后,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从而引发急性胃炎。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胃反流等有关。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烧灼痛等,也可能出现食欲缺乏、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病程迁延不愈,容易反复发作。

3.特殊类型胃炎:特殊类型胃炎包括化学性胃炎、放射性胃炎等。化学性胃炎多因胆汁、胰液等反流至胃内,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对胃黏膜有损伤的化学物质所致。放射性胃炎则是由于胃部接受放射治疗后,胃黏膜受到射线损伤而引发的炎症,可出现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等改变。

4.感染性胃炎:感染性胃炎主要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除了幽门螺杆菌外,其他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侵入胃黏膜引发炎症。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累及胃部,患者可能有发热、腹痛、腹泻等全身性症状,同时伴有胃部的不适症状。

5.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地反流入胃,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等。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呕吐胆汁、腹胀等症状,进食后症状可能加重。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如果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