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法

2025.07.22 14:34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通过测量24小时内尿液中的蛋白质总量,帮助诊断肾脏疾病或监测病情进展。

检查过程需要从清晨第一次排尿后开始计时,之后24小时内所有尿液均需收集到专用容器中。最后一次排尿应在24小时后的同一时间完成。尿液需冷藏保存以避免变质,并记录总尿量。送检时需混匀尿液后取适量样本,实验室通过比色法或免疫比浊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再结合尿量计算24小时总排泄量。正常值一般低于150mg/24h,超出此范围可能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分析。

收集尿液时需避免月经期或剧烈运动,以防假性蛋白尿。容器应清洁干燥,防止污染。部分药物如抗生素或造影剂可能干扰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若尿量记录不准确或样本遗漏会影响检测可靠性,需严格按要求操作。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以便早期发现肾损伤。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数据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