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腹产大便排不出来应该怎么办

2025.05.07 10:03

剖腹产后排便困难可尝试腹部按摩、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活动、温水坐浴、使用缓泻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腹部按摩:剖腹产后肠道蠕动减弱是常见现象,轻柔的顺时针腹部按摩能刺激肠道神经,促进肠内容物向下移动。按摩时需避开手术切口,手掌以肚脐为中心画圈,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2-3次。力度需轻柔均匀,避免压迫子宫或伤口。按摩可配合深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强腹腔压力变化,进一步辅助肠道蠕动恢复。

2.调整饮食结构:术后早期应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的协同摄入。选择小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逐步添加芹菜、苹果等富含纤维的食材。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mL以上,温水为宜。避免食用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减少肠道胀气。饮食需少量多餐,减轻消化负担,同时预防便秘加重。

3.适当活动:术后24小时后可在床上翻身活动,48小时后尝试缓慢行走。早期活动通过重力作用和肌肉收缩刺激肠道,每次行走5-10分钟,每日3-4次。注意避免久坐或久站,活动时使用腹带固定伤口,减少牵拉疼痛。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

4.温水坐浴:将38-40℃温水倒入坐浴盆,水位没过会阴部,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温热环境能放松肛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术后肛门痉挛。坐浴后配合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注意保持伤口干燥,坐浴前后需清洁消毒。

5.使用缓泻药物:若保守治疗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乳果糖等渗透性缓泻剂。此类药物通过保留肠道水分软化粪便,一般用药后24-48小时起效。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防止产生药物依赖。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尤其注意钾钠水平。

剖腹产后肠道功能恢复需要综合干预,上述方法需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调整。若超过5天未排便或伴随腹胀呕吐,需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疼痛管理也影响排便反射,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有助于减少排便恐惧。保持规律作息和心理放松同样重要,焦虑情绪会抑制自主神经功能,延缓肠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