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妊娠急性肝功能衰竭

2025.09.23 10:48

妊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在妊娠期间突然发生的严重肝功能损害,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该病症较为罕见,但危险性极高,需及时识别并干预,否则可能危及母婴生命。

妊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复杂,可能与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相关,如妊娠期急性脂肪肝、HELLP综合征或重度子痫前期。病毒感染、药物毒性或原有慢性肝病加重也可能诱发。临床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显著升高、胆红素上升及凝血时间延长。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需结合病史、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治疗上需多学科协作,包括护肝、纠正凝血功能,必要时终止妊娠以减轻肝脏负担,严重者需考虑肝移植。

预防与管理妊娠急性肝功能衰竭需密切监测高危孕妇,如既往有肝病史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出现乏力、恶心、皮肤黄染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均衡营养。治疗过程中需动态评估肝功能及胎儿状况,权衡继续妊娠的风险。产后仍需随访肝功能,部分病例可能遗留慢性肝损伤。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