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针灸漏针怎么处理

2025.05.29 06:38

针灸漏针的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操作检查针具、安抚情绪保持体位稳定、消毒后轻柔取出漏针、观察反应预防感染、记录情况后续跟进。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操作检查针具:针灸过程中发现漏针需即刻停止施术,避免进一步移动导致针体深入或偏移。检查针具完整性,确认漏针位置及残留部分长度,判断是否需专业工具辅助取出。操作者需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动作加重组织损伤。

2.安抚情绪保持体位稳定:漏针可能引发紧张情绪,需耐心解释情况并指导保持原有体位。肢体大幅活动易导致针体移位或断端刺伤血管神经,稳定姿势有助于安全取针。必要时协助调整呼吸以放松肌肉,减少取针阻力。

3.消毒后轻柔取出漏针:对漏针周围皮肤重复消毒,使用无菌镊子沿进针方向缓慢拔出。若针体弯曲或卡顿,可轻微旋转针柄解除组织缠绕。遇阻力不可强行拉扯,需评估是否需手术切开取针,避免断针残留。

4.观察反应预防感染:取针后检查创口有无出血或皮下血肿,压迫止血后涂抹抗菌药膏。24小时内避免沾水,监测局部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必要时口服抗生素控制炎症。

5.记录情况后续跟进:详细记录漏针发生时间、部位、深度及处理过程,留存针具批号信息。后续随访观察恢复情况,评估是否需影像学检查排除深层组织残留。针对操作流程复盘,加强针具质检与手法培训。

针灸作为侵入性操作,严谨规范是预防漏针的关键。施术者需熟练掌握解剖层次与进针技巧,定期检查针具韧性及完整性。患者配合与医患沟通同样重要,双方协同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