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板桂是什么中药

2025.07.09 08:32

板桂是中药材中的一种,特指肉桂的干燥树皮,具有温补肾阳、散寒止痛等功效。板桂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腰膝冷痛、寒凝血瘀等症状,是温里药中的重要成员。

板桂来源于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其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作用。现代板桂含有挥发油如桂皮醛、多糖、鞣质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等药理活性。在中医方剂中,板桂常与附子、干姜等配伍,用于治疗阳虚寒盛证;与黄连、黄柏同用,可引火下行,治疗上热下寒证。板桂也常用于食疗,如炖汤或泡酒,以温补脾肾。

使用板桂需注意其辛热之性,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用。过量服用可能引起口干舌燥、头晕等燥热症状。贮藏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临床用药需遵医嘱,避免与赤石脂等中药同用,以免产生配伍禁忌。选购时以皮厚、香气浓、油性足者为佳。板桂作为传统温里药,合理应用可发挥显著疗效,但需结合体质与证候辨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