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疏风散热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疏风散热是指通过药物或疗法疏散风邪、清除体内热邪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或风邪与热邪结合引起的病症。风邪与热邪侵袭人体时,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疏风散热旨在调和表里,驱邪外出,恢复机体平衡。

疏风散热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外感病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侵袭人体上部;热邪则易耗伤津液,导致口干、咽痛等。治疗时需兼顾疏散风邪与清热,常用辛凉解表药如薄荷、菊花、桑叶等,配合清热药如金银花、连翘。代表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既能透散风邪,又能清解热毒。针灸、推拿等外治法也可辅助疏通经络,促进邪气外散。

使用疏风散热法需注意辨证准确。风寒与风热症状相似但病机相反,误用可能加重病情。体质虚弱者需谨慎,避免过度发汗损伤正气。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以免助热生湿。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疏风散热是中医外感病的重要治法,合理运用能有效缓解表证,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