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后背痛是因为什么

2025.07.23 08:37

后背痛可能与肌肉劳损、脊柱问题、内脏疾病、姿势不良、情绪压力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肌肉劳损: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背部肌肉可能导致局部乳酸堆积或微小损伤,引发酸痛或僵硬感。寒冷刺激或突然用力也可能加重症状。适当热敷和休息可缓解不适。

2.脊柱问题:颈椎或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可能压迫神经,引起放射性疼痛。疼痛可能向肩部或下肢延伸,伴随麻木或无力感。需通过影像检查明确具体问题。

3.内脏疾病:心脏、胆囊、肾脏等器官病变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牵涉性背痛。例如心绞痛常表现为左背闷痛,胆囊炎多伴随右肩胛区疼痛。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4.姿势不良:驼背、久坐或睡姿不当会使脊柱受力不均,导致肌肉紧张和关节磨损。长期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调整坐姿并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辅助工具有助于改善。

5.情绪压力:焦虑或抑郁状态可能引发躯体化症状,表现为背部紧绷或游走性疼痛。心理因素会影响痛觉敏感度,形成恶性循环。放松训练和心理疏导可作为辅助手段。

出现后背痛时需避免自行推拿或盲目用药,尤其伴随发热、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保暖,适度活动以增强肌肉力量,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饮食均衡并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预防疼痛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