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吸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9.29 15:54

吸氧时需控制氧浓度避免氧中毒、保持湿化防止呼吸道干燥、远离火源杜绝燃烧风险、监测血氧饱和度防止异常波动、定期清洁设备避免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氧浓度避免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可能导致氧中毒,损伤肺部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成人通常将氧浓度控制在24%-40%,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严格遵循低流量吸氧原则,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2.保持湿化防止呼吸道干燥:氧气本身干燥,直接吸入易导致黏膜脱水、痰液黏稠。湿化瓶内应加入无菌蒸馏水,水位维持在1/3至1/2处。湿化温度控制在32-37℃,避免过冷刺激气道或过热造成烫伤。

3.远离火源杜绝燃烧风险:氧气助燃性强,遇明火或静电可能引发爆燃。吸氧时需远离燃气灶、打火机等火源至少5米。禁止在吸氧环境中吸烟或使用酒精喷雾。设备连接处需检查是否漏气,避免氧气聚集。

4.监测血氧饱和度防止异常波动:正常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100%,低于90%需调整氧流量。持续监测可及时发现缺氧或氧过量,尤其对心肺功能不全者至关重要。夜间吸氧时更需加强监测,避免睡眠中发生低氧血症。

5.定期清洁设备避免感染:面罩、鼻导管等直接接触部位每日需用酒精或专用消毒液擦拭。湿化瓶每周更换并彻底清洗,防止细菌滋生。存储时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污染。一次性耗材需按时更换,不可重复使用。

吸氧过程中需观察是否出现头痛、嗜睡等异常反应,及时调整方案。环境温度宜保持在20-24℃,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向面部。进食时建议暂停吸氧,防止吞咽气体导致腹胀。记录每日吸氧时间和流量变化,复诊时提供完整数据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