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右卵巢黄体是什么意思

2025.05.15 14:24

右卵巢黄体是指女性右侧卵巢在排卵后形成的暂时性内分泌结构。排卵后,卵泡壁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在黄体生成素作用下转化为黄体细胞,形成富含毛细血管的黄色组织,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和少量雌激素,以维持子宫内膜的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若未受孕,黄体通常在14天后退化形成白体;若成功妊娠,黄体可继续维持至妊娠早期。

黄体的形成与功能是月经周期的重要环节。排卵后,卵泡塌陷并迅速血管化,颗粒细胞肥大并积累黄色脂质,形成黄体。这一过程依赖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调控。黄体分泌的孕激素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乳腺发育,同时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防止新的卵泡发育。右卵巢黄体的出现与左侧无本质差异,仅代表排卵发生在右侧卵巢。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缩短、不孕或早期流产,需通过激素检测或超声检查评估。

关注黄体状态对生育健康尤为重要。剧烈运动、精神压力或内分泌疾病可能影响黄体功能。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反复流产或黄体期缩短,建议就医检查孕酮水平及卵巢超声。药物如黄体酮可用于支持黄体功能,但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干扰正常内分泌平衡。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有助于维持卵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