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道下裂术尿分叉正常吗

2025.07.22 14:34

尿道下裂术后出现尿分叉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恢复过程中的暂时性表现。手术修复尿道后,局部组织需要时间愈合,瘢痕形成或尿道形态调整可能导致排尿时分叉,通常随着恢复会逐渐改善。

尿道下裂手术旨在重建尿道的正常解剖结构,但术后短期内可能因尿道吻合口水肿、缝线刺激或局部瘢痕收缩影响尿流方向。尿分叉的程度与手术方式、尿道缺损严重性及个体愈合差异有关。轻微分叉且无其他不适如疼痛、排尿困难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若分叉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尿线变细、尿潴留等症状,需及时复查排除尿道狭窄或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对减少尿分叉至关重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挤压手术部位。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减少对尿道黏膜的刺激。定期随访检查尿道通畅度,医生可能通过尿流率测定或尿道造影评估恢复情况。若分叉加重或出现感染迹象如发热、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排尿状态,避免因恐惧排尿而刻意憋尿,影响康复进程。总体而言,耐心等待组织修复,配合医疗指导,多数尿分叉问题可逐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