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暖气是指什么

2025.08.28 15:54

中医暖气是指人体内阳气不足或运行不畅时,通过温补、调理气血等方式提升体内温热之气的治疗方法。其核心在于恢复阴阳平衡,尤其针对寒证或虚寒体质,借助药物、针灸、艾灸等手段驱散寒邪,促进阳气生发与循环,改善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

中医认为,暖气与人体阳气密切相关。阳气具有温煦、推动、防御等功能,若因饮食生冷、外感寒邪或久病耗损导致阳气虚弱,便会出现畏寒、腹泻、关节冷痛等表现。治疗上,常用干姜、肉桂等辛温药材温中散寒,配合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激发经气。冬季适当进补羊肉、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药膳,也能辅助提升体内暖气。需注意,阳气郁滞时可能转化为内热,此时需辨证施治,避免盲目温补。

使用中医暖气疗法时,需严格区分体质与证型。实热或阴虚火旺者忌用温热疗法,以免加重口干、便秘等热象。日常调理应顺应自然规律,夏季避免过度贪凉,冬季注重防寒保暖。药物使用需遵医嘱,过量可能引发燥热或上火。饮食上,湿热体质者需减少辛辣温补之品。艾灸操作需专业指导,防止烫伤或选穴不当。通过科学辨证与合理调养,才能安全有效地提升体内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