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肠功能紊乱怎样治疗

2025.02.23 12:28

胃肠功能紊乱可通过调整饮食、舒缓情绪、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来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饮食调整至关重要。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胃肠道,加重胃肠负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同时,要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保持三餐均衡。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七八分饱为宜,这样可以让胃肠有规律地工作,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

2.舒缓情绪:情绪对胃肠功能有显著的影响。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加重。患者需要学会舒缓情绪,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进行冥想放松训练,每天抽出15-20分钟,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有助于减轻身体和心理的紧张感。也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像绘画、书法等,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从压力源中解脱出来。与家人、朋友倾诉也是很好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烦恼和压力,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3.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效果明显。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肠消化和吸收能力。像散步这种较为温和的运动,适合大多数患者,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速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能够刺激肠道肌肉的活动。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包含许多扭转、伸展的动作,有助于按摩腹部器官,促进胃肠的血液循环。另外,游泳对全身肌肉都有锻炼作用,包括腹部肌肉,可增强胃肠的动力。不过,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4.药物治疗:在胃肠功能紊乱较为严重时,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手段。如果存在胃肠动力不足的情况,可以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加快胃排空,改善腹胀、恶心等症状。对于有胃酸分泌过多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抑酸剂,像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若肠道菌群失调,补充益生菌是很好的方法,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制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缓解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但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5.改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关键,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包括胃肠功能的调整。戒烟限酒也非常重要,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肠黏膜造成损害,影响胃肠功能。要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和寒冷天气时,腹部着凉可能会引起胃肠痉挛,加重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同时,不要轻易尝试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偏方,以免对胃肠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