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中医对骨折有什么治疗方法

2025.09.15 22:25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固定、中药内服外敷、针灸辅助治疗、功能锻炼指导、饮食调养促进愈合。具体分析如下:

1.手法复位固定:通过专业手法将错位的骨骼恢复到正常位置,随后采用夹板、绷带或石膏固定患处。传统小夹板固定法能根据肢体形态调整松紧度,既保持稳定又避免压迫血管。固定期间需定期调整,确保骨骼在正确位置愈合。

2.中药内服外敷:早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常用桃仁、红花等药材煎汤内服;中期接骨续筋,选用自然铜、骨碎补等药物;后期补益肝肾,帮助恢复元气。外敷药膏如跌打万花油可直接作用于患处,消肿止痛。

3.针灸辅助治疗: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针刺,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电针疗法可增强刺激效果,加速组织修复。针灸还能调节全身机能,改善骨折后体质虚弱状态。

4.功能锻炼指导:在固定稳定后逐步进行关节屈伸、肌肉收缩等被动或主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中医强调动静结合,早期以轻缓动作为主,后期逐渐增加强度。

5.饮食调养促进愈合:根据愈合阶段调整膳食,初期宜清淡易消化,中期增加富含胶原的食物如猪蹄汤,后期多食核桃、黑芝麻等补肾强骨之物。避免生冷辛辣,以免影响气血运行。

骨折治疗期间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防止二次损伤。出现红肿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情绪宜平稳,过度焦虑可能延缓康复。